朱益明:综合高中发展如何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 教育强国建设大家谈
民小编说
综合高中是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发展的产物,旨在为高中学生提供综合化教育,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发展综合高中需要遵循怎样的指导思想?具体有哪些可行可靠的行动策略?一起来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益明的深入阐述——
我国已经迈入国家现代化发展新征程,建设教育强国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在于基础教育,202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专门提及“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建设一批具有科技、人文、外语、体育、艺术等方面特色的普通高中,积极发展综合高中”。当前,人们对于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综合高中的认识与理解尚未建立广泛共识,甚至还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发展综合高中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关键要以新发展观为引领,积极发展综合高中不能就综合高中而论综合高中,目标是推进我国高中学校及其体系的创新性发展与系统性跃升和质变,促进形成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新格局。
一、发展综合高中的历史溯源
综合高中是教育发展普及化的产物。在欧洲,中学早先是作为社会精英和知识精英经大学进入社会领导层的机构,是学术精英与其他人分流的教育阶段,存在着各自相对封闭的不同类型学校,最显著的就是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分离的双轨制学校。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随着教育普及程度提升,欧洲各国教育政策中开始讨论“综合教育与选择教育”议题,这就为发展综合高中提供了基础。当时,美国教育普及化发展已经处于高水平,并普遍实施综合中学模式,即高中学校为所在地区的所有学生服务,提供学术与职业两方面课程,而不是欧洲的双轨制学校。这种美国的综合高中模式被欧洲看成是“教育的美国梦想”,并引发了欧洲国家中学教育学校制度改革,“综合教育意味着向所有属于义务教育年龄范围的人提供公立学校的免费教育”。欧洲各国开始推进综合教育,只是各国的程度与进度并不一样,有些在初中阶段,有些在高中阶段。[1] 这就是教育史上的“综合中学运动”,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各国兴起的针对中等教育弊端,促进教育民主化的一场运动”,旨在“加强基础教育,避免过早分化,使中等教育适应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并为儿童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和可能”,“是对双轨教育体制的否定,改变了中等教育的不平等状况,为普及中等教育开辟了道路”。[2] 之后,综合中学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挪威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发展,但遇到了许多阻碍因素,如地理条件、文化心理、政治经济以及教育传统等,使高中阶段的综合教育或者说综合高中发展并不均衡,流于形式或者规模有限,产生的教育影响和社会影响同样有限。
考察综合高中发展史,必须关注被世界各国普遍推崇的美国综合高中。美国常见的高中学校是综合高中,它通过开设公共课和几种平行课程,如普通教育课程、学术性大学预备课程、职业和商业课程等,力求适应高中阶段不同学生的需求。美国综合高中的基本特点是:学制单一,几种课程保持平行,毕业时只有一种证书和成绩记录册,但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及需求开设不同课程,包括学术性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或者是补习性课程与技能课程,还有的开设职业和商业探索课程,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等,学校继续提供音体美戏剧等丰富课程。[3] 产生的原因,正如1945年美国哈佛教育委员会发布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俗称“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所提出的,美国社会的“中学的扩展”与“社会变革的冲击”,要求改变传统的中学教育认知,实施“中学的通识教育”,着重于培养人的能力,即“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4] 显然,发展综合高中是高中教育进入新阶段的要求与结果,是教育发展与进步的表现和形式。这就是说,传统的高中阶段实行学生分流与内容分科的学校制度与体系,不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才培养需求,不能满足教育普及化之后的个体教育权。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古德拉在其历经8年实证研究而撰写的《一个称为学校的地方:未来的展望》经典著作中再次强调,要改变“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分离”,“课程要纳入通才教育的精神,并要教导这些(不打算上大学的)年轻人”,“职业教育应为全体学生而设置”。[5] 这些观点正是美国综合高中发展的理论支持。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也曾有过综合中学建设的建议与尝试,但是在实践中并未能得到有效推进。这与当时我国教育发展普及化水平低直接有关。在精英化高中教育阶段时期,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双轨制是恰当的合作存在,而试图兼顾升学与就业平衡的综合高中势必在实践中遭遇困境,既不能满足“升学”的目标,也难以胜任“就业”的需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成为现实,高中教育普及化发展处于高水平,高中学校发展需要新定位,对综合高中要有新的认识。发展综合高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性升学教育与技能性职业教育的双重准备,也不再是基于职普融通的“桥梁”,更不是普职分流的需要;而是将高中阶段教育真正置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教育”或者“基本教育”或者“综合教育”或者“全面教育”的需要;不以“分流”思维思考综合高中定位及其发展,而是必须以教育现代化新理念与新思想认识综合高中建设,以新发展观指引综合高中建设。综合高中建设需要与建立新的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观等相结合,与创建更加和谐、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和环境相结合。
二、发展综合高中的指导思想
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些论述为推进和发展综合高中提供了指南,“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成为推进综合高中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一,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发展综合高中。教育发展具有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教育是社会民生领域的重要事项之一,要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下,以科学而务实的态度规划部署和探索发展综合高中,以发展综合高中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此,一要在借鉴国际教育发展实践基础上,坚持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而创新推动综合高中发展,展现中国教育发展的制度优势,不能简单移植或者复制他国模式。二要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将发展综合高中作为区域中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事项,以综合高中建设带动并改变长期以来高中阶段普职分离的双轨制状况,改变普通高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改变中等职业教育不受欢迎的现实,建设和谐的教育生态。三要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综合高中。综合高中要在本质上体现高中学校(包括普通高中或者职业高中)育人理念与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体现高中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综合”价值或者说全面性价值,满足学习者个体主动选择学习、全领域(学术、职业和生活等)学习需求和因材施教。最后,发展综合高中需要新路径与新举措,但与所有类型或者阶段的学校一样,同样必须肩负在实践行动上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推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之,发展综合高中,首要的是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视角厘定综合高中学校发展定位及其功能,而不是急于复制或者移植已有的外来模式或者传统认知;要以发展综合高中作为创新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探索,促动整个高中阶段学校样态的创新与变革。
第二,在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中发展综合高中。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所在。综合高中的产生与发展,必须具有新的教育政策与举措及行动,尤其需要突破以往的制度性障碍。为此,需要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背景,研制和出台有助于综合高中发展的系统化教育政策,使综合高中在学校管理、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评价等各方面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综合高中作为一种学校类型,无论以传统的普通高中学校为基础还是以职业高中学校为基础,或者一种新学校机构创设,都需要更合适的政策与制度体系予以培育、壮大和推广。新时代的综合高中不仅要体现面向学生发展的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共同需求,更需要体现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主动发展的人生奠基教育价值。就促进综合高中发展而言,新的教育政策需求包括:建立综合高中发展常态化拨款制度,出台综合高中学校课程国家标准,健全综合高中师资供给与发展制度,实施综合高中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综合高中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完善综合高中学生招生、毕业与升学新通道体系等。这些新的政策制度供给,将是发展综合高中的关键所在;如果仍然延续现有的教育制度体系及其学校格局,综合高中学校将仍然难以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生存与壮大。当前,最典型的制度性障碍是,现有中考和高中招生制度与高考和高校招生制度,使综合高中学生“入口”与“出口”都存在学校本身难以解决的障碍。我国很多地方还存在高中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固化僵化的情况,发展综合高中当然举步维艰。如何以新发展观促进教育政策创新,将是促进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综合高中的重要课题。
第三,以现代学校转型与未来学校建设为取向发展综合高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基于终身学习思想的学习型社会,都对现有教育制度产生了直接影响。作为传统正规教育代言者的“学校”角色与定位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学校改革、学校变革、学校转型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球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未来学校”建设成为研究与实践的共同热点。究竟如何建构未来学校,包括未来高中学校,尽管暂没有统一的认识,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已经成为共识。学校教育要为学生在未来“不确定的”世界中工作与生活而做好应有的准备,“在过去的承诺与不确定的未来之间”需要“教育更新”,其中包括“保卫并改造学校”:“展望2050年,我们再也不能让学校继续按照脱离当地环境的、千篇一律的模式进行组织了”,“以保护和改造学校的方式重新设计学校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取代当前的学校建筑、运转程序和组织模式”。[6] 综合高中作为一种新的学校形态,更需要按照未来学校而设计与实施,注重学生学习、成长、生活与发展等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注重高中阶段学习与进入社会之后生活和工作发展之间的长远性联系。综合高中要在高中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创业以及创新等方面建立新范式和新体系,满足学生普通学术性与职业技能性两方面内容的学习,同样需要在学校运行方式上有创新,如注重新技术在学校教与学中的运用,运用技术推进学校教与学的对外开放,集聚更多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为学生更好发展服务。
总之,需要高度重视和系统理解综合高中的“综合”之时代意蕴与中国元素,在建设国家教育现代化体系、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与大力推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的进程中,将综合高中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创新探索。
三、发展综合高中的行动策略
上述历史回溯与指导思想阐述,只是表达了发展综合高中的“初心”或者“初衷”和当下发展综合高中的原则立场。发展综合高中还需要可行、可靠的行动策略、路径和举措,而且必须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党和国家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体现新发展观。
第一,以高中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驱动发展综合高中。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高中阶段教育而言,高质量发展至少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中阶段教育与整个教育系统发展相协调,成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支持教育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二是高中阶段教育能够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能够缓解社会的教育焦虑,有效引领社会的教育选择与教育期待,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三是普及化高中阶段教育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更加注重面向人人”的教育观,高中学校要为每个个体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更丰富的教育服务,真正实现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按照这些要求和特点,发展综合高中首先必须聚焦“质”的发展要求,立足现代化教育体系中高中学校全面育人的目标追求,重视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其次,发展综合高中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教育资源开发、因材施教体系等方面不断探索、生成和建构,不仅具有特色性优势,而且具有普适性质量。综合高中要在具有选择性、灵活性和丰富性的“教与学”上呈现创造创新的活力。
第二,基于育人方式改革视角发展综合高中。面对日益变化的世界,社会、工作、生活都对每个个体提出了更多要求,教育需要致力于培养每个个体的正确价值观、内驱力、责任心以及各种胜任工作与幸福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已经被公认为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在高等教育普及成为现实和通识教育得到更大重视的背景下,个体受教育的“经济”价值(与期待)正在发生变化。这对于普及化的高中阶段教育而言,也是如此:高中学校将不再只是为大学教育输送人才的竞争准备,或者为工作世界提供劳动力的供给场所,而是应该展现为个体生活与生命成长的愉悦历程。传统的分科教学、分流教育和就业教育遇到了挑战,作为基础教育的综合高中,必须追求去功利化的教育行为,要以综合或者融合方式实施育人;建立适合每个高中学生、使每个高中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综合化教育,体现普职贯通或者职普融通,不再区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类型”。由此,发展综合高中必须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夯实面向每个学生的教育,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知行合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综合高中需要发挥职普融通的优势,在“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上作出贡献。
第三,发展综合高中必须纳入“优质特色发展”行动。“扩优提质”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重要行动,其中明确提出“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扎实推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提升”目标,确立“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和“加强县中标准化建设”三方面行动。政策文件中将“积极发展综合高中”置于“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之中;但积极发展综合高中也要与“扩大优质高中资源”联系,与“加快县中标准化建设”关联,更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要求,进而体现高中普及化时代发展综合高中的重要价值。尽管国际上发展综合高中有诸多实践,产生了一定模式,但并没有呈现发展综合高中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或者“普适”模式。其实,这正是教育发展规律所在: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及其历史等方面相互适应、共生共长,教育发展必须符合社会需求,受制于历史文化影响,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高中是教育普及化与民主化发展的需求和结果,我国正在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遵循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势必就是发展综合高中的立场。这就要求,发展综合高中必须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系统而全面的课程与教学、良好而不断提升的办学设施条件以及有活力、不断进取和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等,有效体现“扩优提质”的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当然,这就涉及前文提及的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话题,要以教育政策创新提供制度性保障。
第四,发展综合高中必须有观念更新的引领和营造。发展综合高中需要与改变传统高中学校等级制相联系;发展综合高中不应成为改变薄弱高中或者改变职业学校性质的无奈之举或者一种“选项”。发展综合高中不能再产生新的“校际”差距现象,而是致力于消除高中阶段教育中的区域、校际与群体的差距,成为“上好学”的学校。事实上,更应该鼓励当前传统优质高中转型、提升与重构,将以往基于“优质”生源、良好设施、丰富资源与高升学率的“优质”特征,转化为我国未来“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中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育人示范,成为具有更高教育公平、更强教育能力、更优教育质量与更大教育影响的现代化高中。再次强调,未来的综合高中不应是普职双轨之“桥”,而应成为普职一体的新型高中:学生不再需要作出“普”或“职”的学习选择(不论主动或者被动),而是学校为每个学生提供体现个性化、个别化的综合整体性教育服务,不再区分哪些是“普”的内容或者“职”的成分,根本原则是服务学生发展的基础、潜能和需求。这就是未来学校在高中阶段的体现,也是当前高中学校创新发展的方向所在。
此外,发展综合高中不只是学校层面的事情,而是涉及整个教育系统重塑与学校重建的方向问题。发展综合高中,不仅需要与教育系统内各部门加强联合、联系和联动,还需要与教育系统外的产业、商业部门、生产单位以及社会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进教育与生产生活社会现实的更好结合,促进全社会力量参与创建协同育人体系建设,进而建立和营造学校发展的支持系统和环境氛围。这不仅需要综合高中具有积极的办学激情和办学能力,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具有关心和支持综合高中发展的教育热情和参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综合高中发展需要全社会力量,在开放与协同中不断发展。这种开放与协同不仅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手段,也是促进学校融入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实现教育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目标。
注释
[1] T.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文版第二卷)[M]. 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316-319.
[2] 顾明远主编.《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第四卷)[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649-2651.
[3]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159.
[4] 哈佛委员会著,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23+50-51+82-140.
[5] [美]约翰I·古德拉著,梁云霞译注.《一个称为学校的地方:未来的展望》[M].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188、189、201.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1-120.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AHA230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作者 | 朱益明
封图来源 | 《中国教育报》通讯员 丁根厚 摄责任编辑 | 施久铭微信编辑|陶玉祥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4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